一个月快速突破行测,成为高手就这么简单!

一、个人对于行测的理解

 

 

我看到很多人说行测是靠运气,不用复习等等。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极其错误的,行测的复习极具技巧性,只要方法得当,1个月足以打造行测高手。很多人数学不好,所以一旦言语理解、常识和逻辑发挥好,分数就还比较好。一旦言语理解、常识和逻辑发挥不好,分数就很惨因为言语理解和常识的确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言语理解,很多语文高手遇上克自己的题也栽的很惨。再加上很多人不懂得如何科学利用时间,甚至出现没看题目直接蒙的窘境,还有很多受考场各种客观因素影响较大,所以不少人遇到符合自己的题目就分高,一旦遇到不顺的就一败千里,种种因素造成了行测“运气论”的出现,这是极其荒谬的。

 

 

 

二、行测高分的关键是什么?

 

 

我个人一直认为行测要拿好的分数,最重要的就是:

1、数学解题速度和能力 

2、资料分析准确率 

3、合理利用时间 

4、临场能摒弃杂念,全神贯注。 

只要你能全部完成行测,并且数学和资料分析能达到很高的准确率,我相信行测的分数一定比较好看。同时你的常识水平不错,那就可以冲击一下80分,这个是我所欠缺的。我一直认为数学资料是行测王道,牢牢把握这45分才能稳稳拿到理想分数,而不受所谓“运气”的影响。

 

 

 

三、如何快速完成行测?

 

 

1、言语理解一定要做的快,依靠语感而不要过多理性分析。我以前注意到行测区言语理解的题目,很多人跟帖都在下面做很细致的分析,其实我觉得方向是错误的。国考40题言语理解,慢慢分析太浪费时间。快速扫描题干和选答案才是正道。我个人做言语理解,40题的不超过15分钟,这次浙考30题12分钟左右完成。 平时练习言语理解不要真的就拿题目傻傻的练,除非你期许遇上原题,否则效果并不好。真正复习言语理解最好的方法是:通过练习申论来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培养语感。比如看《瞭望》的时候要注意阅读速度,下意识快速看一遍,看看能否马上理清意思,然后在学习结构语言什么的。这样养成习惯后对提高阅读速度有很大作用,无形之中也提高了言语理解的能力。其实公务员考试很多能力是相通的,没必要真的就通过做那部分的题目来提高。阅读申论材料的能力和言语理解能力就相同,要将两者结合方能达到效果最优。

 

2、其实我身边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数学都属于相对弱项,所以复习的时候我在数量关系上花的时间相对多一些。数量关系的特点是题量也不多,但是分值比较重。数学不好不要怕,如果是15道题的话里面至少有一半以上是比较容易的。练习时厘清常见的一些类型、温习常用公式,解决这一半问题不大。而剩下稍微难一点点的那些,充分利用“代入法”“排除法”常常能够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国考数量关系的考点编排自成一套常规严谨的考试体系,考生可以通过梳理考点类型、考察频次,并结合自身情况决定备考复习的重点与顺序,并针对每一常规题型整理出通识性解题方法。数学能力较强的考生如能驾驭,对考点进行地毯式全覆盖复习自然最好。但是对于多数考生而言,善抓重点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此部分的成绩。 资料分析这个相信大家都知道,20分的分值,只要做出来就能保证准确率。所以资料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我行测节约下来的时间基本多花在资料分析。资料分析平时也要练习,琢磨出估算等各种方法,提高口算能力,提高对一群数字的快速处理能力,资料分析是不能放弃的题。

 

 

 

四、把握好侧重点,合理分配时间。

 

 

    其实把行测解剖开,数学+资料分析的能力是需要重点提高,言语理解+逻辑的能力都可以通过练习申论时候通过阅读文章报刊下意识培养锻炼,当然,逻辑的单独训练也是需要的。至于常识,我是文盲就不做赘述。另外我说下我的时间安排,这是我根据自身调整的,大家也要通过做模拟题和真题来找出适合自己的时间安排。

 

  个人的时间分配一般如下(以国考135题为例)

  40题言语理解:15分钟

  逻辑+常识:30分钟

  资料分析:35分钟

  数学:30分钟

  具体可能稍有出入,但一般都剩下75分钟以上做数学和资料。

 

 

 

五、限时强化训练必不可少。

 

 

    大家在平时做模拟题和真题的时候,一定要计下自己每部分花的时间,然后不断优化调整。通过对薄弱环节的加强,把目标定在涂卡完毕110分钟上,只有这样才会在考试中保证时间的绰绰有余。另外在平时做题的时候要注重培养自己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要在考场中做到老僧入定,全神贯注的状态。这个都需要平时下意识的培养。公务员行测的复习是需要用“心”的,不是浑浑噩噩把书翻来翻去就能做好的。只要方法得当,保证效率,一个月复习公务员行测足以。

责任编辑(姚微)

相关文章推荐
历年真题

畅销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