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吉林三支一扶考试之:不做支教做资教

编辑推荐 2015吉林三支一扶交流 195100025
 

小编希望大家能认真看完

 第一眼看到于奇文时,焦胜华以为他是骗子。多年来,位于大山深处的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紫马乡龙头村的龙头小学没少来过类似模样的人。

  “那些人背着一大包东西,说是来扶贫,要捐些东西给学生,结果让学生买这样买那样的。”在龙头小学当了八年校长的焦胜华说。如果不是县教育局的人当时也在,他恐怕不会相信于奇文。

  坐下来聊龙头小学的管理和发展时,他心里忍不住嘀咕:“他们到底是来干嘛的?”

  于奇文说出了来意:他在做一个叫“烛光行动”的农村教育支持项目,正寻找适合的项目学校,计划为这些学校配备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英语等科目的专业教师。

  他问焦胜华:“你们学校可以吗?”

  “不是可不可以的问题,我们太需要了!”焦胜华脱口而出。

  自从2008年调任龙头小学校长,最让他头疼的就是“没老师”。“缺钱不怕,节约一点没问题,但缺人没办法,学生要老师呀。”他说,“我到教育局求爷爷、告奶奶,人家才派一两个特岗教师来。”

  但是,问题又来了。特岗教师来了,“课又不会上,就是一些新手嘛,要手把手教他们。”焦胜华说,“教会了,又哭着、吵着、闹着要走,不让他们走,他们带着情绪上课对学生又不好。”

  农村学校缺老师,尤其是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科目的老师,这正是于奇文决心打造“烛光行动”的切入口。但是,他找到这个切入口的路走得并不顺利。

  2012年11月19日,贵州省毕节市五名流浪儿童为取暖被闷死在垃圾桶里。听到这则新闻时,于奇文正在开车,他刚刚与儿子在什刹海溜完冰。他抑制不住地流下眼泪,把车停在路边,把消息发到朋友圈,号召周围的朋友们为留守儿童做些什么。

  他的朋友、北京人艺的演员孔维很快发来了家乡贵州省教育部门的电话。通过教育部门,于奇文联系上了晴隆县规模小学的校长龙江。在电话中,他对龙江说,希望和朋友一起资助一些孩子,“每个人每月捐两百或三百块钱,资助八到十个孩子。”

  但是,龙江拒绝了。

  “现在孩子上学不收钱了,(捐给孩子的钱)给了家长,家长可能也不会真正用在孩子身上。还有,孩子每个月等着别人把钱送到手上,进取心也没有了。”龙江向《中国慈善家》解释。

  就像吃饭突然咬到沙子,于奇文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太简单。他决定和朋友飞去贵州见见这位校长,也看看那里究竟需要什么。
下一页还有哦!!!

责任编辑(姚微)

相关文章推荐
历年真题

畅销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