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吉林社区工作者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全知道(二)

编辑推荐 2015吉林社区工作者交流群 107393982
 

更多练习题请查看 :【常识题汇总】

2015吉林社区工作者考试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在2015社区工作者考试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知识会涉及,中公教育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为广大社区工作者考试考生整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干货,供参考。

31、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32、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33、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34、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统一于物质)或者说(世界是多样性的物质的统一)。

35、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中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内容,体现的哲学原理是(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36、意识的产生过程经历了(三个决定环节):(无生命的物质)——(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37、意识是:①(社会)的产物;②(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③(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④(物质世界)的产物。

38、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或者说(客观实在的反映)。

39、人脑是意识的(物质载体),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40、人脑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只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并通过传导神经到达于人脑,使人脑对客观事物作出反映,才会产生意识。

41、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意识对人类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和灵活性)、(调控性和指导性)。

42、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并要具备相应的(物质条件)。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是(社会实践)。

4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44、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45、实践是人们以一定手段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生产力是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活动。

46、在实践基础上,(物质)和(意识)可以相互转化。

47、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客观世界可以改造,客观规律不能改造。

48、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唯物主义的最显著特征是(实践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4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也可以叫(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50、唯物辩证法包括:两个基本原则(普遍联系)、(永恒发展);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变量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基本范畴(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51、联系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

52、运动包括一切变化:①(前进性、上升性变化);②(倒退性、下降性变化);③(水平方向的运动);④(周而复始的循环)。

53、(发展)是运动的高级形式,是(前进性、上升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和变化。

54、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55、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5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它们对立的具体表现在于:①(联系、全面)观点和(孤立、片面)观点的对立;②(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③(承认矛盾)的观点和(否认矛盾)的观点的对立。

57、(承认矛盾)的观点和(否认矛盾)的观点的对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

58、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

59、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即使承认变化,也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

60、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

61、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并把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归结为(外力的作用)。※是外力,不是外因。

6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63、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关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趋势和关系。

64、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决定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性)和(基本趋势);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只是(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局部地改变事物的发展状况);(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65、对立统一规律的意义:①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②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③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斗争)的焦点;④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6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67、(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度质相统一(简记“肚子统一”)。

68、量变质变规律的基本内容是(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和转化。

69、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先有(量变),后有(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质变打破(旧质)对量变的限制,巩固量变的(成果)。质变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70、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是(质变)。

71、揭示了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72、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73、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其基本特征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

74、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的同时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成分和内容)。

75、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是通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即(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实现的。

76、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经过(两)次转化到达对立面的统一;表现了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形式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相关推荐:法律常识 | 时事政治 | 公基备考 | 专业知识备考 | 考试题库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吉林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责任编辑(姚微)

相关文章推荐
历年真题

畅销榜